-
随着经济发展,佛山市工业生产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不断累积,新毒物和新中毒事件层出不穷。为保证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做到科学、高效、有序,要积极开展相关应急培训、演练与考核工作,其是应对突发中毒事件的必要手段之一[1]。2017年,佛山市以全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为契机,通过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多环节的比拼,以进一步激励各专业卫生应急工作人员钻研业务、勤练技能,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本文拟通过对该次卫生应急技能竞赛结果的分析与总结,理顺佛山市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水平的优势与薄弱之处,为进一步探索提升该市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技能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
运用Excel、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平均分和答对率,不同特征应急人员得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
-
技能操作共设有7道题目,其中前3题为答题环节,后4题为操作环节,题目共涉及预案熟悉、毒物判断、个人防护选择、洗消操作、采样设备选择、检测流程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穿戴等7个方面。其中,题目1:根据《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分级,4分;题目2:初步判断最有可能是哪种中毒,10分;题目3:如需进入现场进行毒物检测,需穿戴何种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6分;题目4:如何对穿着长裤和长袖衣服的伤员进行洗消,10分;题目5:选择应急检测和采样的设备,20分;题目6:使用抽气筒对检气管进行测定,15分;题目7: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穿戴,35分。从总体上看,应急人员总平均得分为56.6分,低于60分。7道题目中有4道答对率低于60%,其中应急人员在“初步判断最有可能是哪种中毒”方面答对率最高,答对率为74.0%;在“如何对穿着长裤和长袖衣服的伤员进行洗消”方面答对率最低,答对率仅为28.0%。各参赛队伍应急技能竞赛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情况见表 2。
表 2 各参赛队伍应急技能竞赛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情况 (分)
组别 题目1 题目2 题目3 题目4 题目5 题目6 题目7 总得分 1 2.0 8.0 2.7 5.0 11.2 10.8 22.0 61.7 2 0.8 3.9 0.8 2.7 10.0 5.7 11.0 34.8 3 1.6 7.2 4.0 4.7 8.2 10.0 29.0 64.7 4 2.0 7.3 2.7 1.5 10.7 9.5 28.2 61.8 5 2.7 9.3 2.7 2.7 11.2 11.2 23.5 63.2 6 2.7 8.6 2.7 0.0 11.5 7.7 20.3 53.4 平均分 2.0 7.4 2.6 2.8 10.4 9.1 22.3 56.6 答对率/% 50.0 74.0 43.3 28.0 52.0 60.7 63.7 56.6 -
对不同年龄、学历和职称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其中不同学历人员技能操作得分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 = 4.083,P < 0.05),其余得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3。
-
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可见,应急队员在毒物判断、检测流程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穿戴方面取得60%以上的答对率,以毒物判断最高(答对率74.0%),其次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穿戴(63.7%),说明各参赛队员对毒物常识和应急装备使用方面的掌握程度均较成熟。但对于预案熟悉、个人防护装备选择、洗消操作、采样设备选择方面答对率低于60%,其中洗消操作考核的答对率最低,仅28%。该题目主要考核如何对穿着长裤和长袖衣服的伤员进行洗消,考核内容是口述剪开有污染上衣和裤子的步骤,对于此项考核内容,参赛队员普遍不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这类考题较少遇见,也普遍缺乏相关知识和实操的培训和训练。
佛山市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分析
+ 更多信息-
目的 通过开展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技能竞赛, 分析佛山市突发中毒事件应急能力, 锻炼应急队伍。 方法 对2017年佛山市开展的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参赛的6支应急队伍笔试平均得分59.7分(满分100分), 技能操作平均得分56.6分(满分100分)。其中笔试方面, 在应急处置和临床救治方面答对率超过60%, 但在法规预案和采样检测的答对率低于60%。技能操作考核方面, 应急队员在毒物判断、检测流程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穿戴方面取得60%以上的答对率, 而对预案熟悉、个人防护装备选择、洗消操作、采样设备选择方面答对率低于60%, 其中洗消操作考核的答对率最低, 仅为28%。高级职称、高学历者各项得分的均值和中位值均较高, 研究生学历人员在操作技能上得分高于本科学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本次竞赛暴露了在中毒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的知识短板和技能缺口, 应争取加大投入, 加强队伍建设, 促使人力配备符合应急工作的需要。 -
表 1 各参赛队伍应急技能竞赛笔试得分 (分)
组别 法规预案(总分34分) 采样检测(总分32分) 应急处置(总分21分) 临床救治(总分13分) 总得分(总分100分) 1 21.0 19.7 14.0 8.0 62.7 2 18.0 15.0 11.0 7.0 51.0 3 22.7 20.3 14.0 8.3 65.3 4 19.3 18.3 12.3 8.7 58.7 5 16.3 17.0 12.0 6.3 51.7 6 20.7 23.0 14.7 10.3 68.7 平均分 19.7 18.9 13.0 8.1 59.7 答对率/% 57.9 59.1 61.9 62.3 59.7 表 2 各参赛队伍应急技能竞赛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情况 (分)
组别 题目1 题目2 题目3 题目4 题目5 题目6 题目7 总得分 1 2.0 8.0 2.7 5.0 11.2 10.8 22.0 61.7 2 0.8 3.9 0.8 2.7 10.0 5.7 11.0 34.8 3 1.6 7.2 4.0 4.7 8.2 10.0 29.0 64.7 4 2.0 7.3 2.7 1.5 10.7 9.5 28.2 61.8 5 2.7 9.3 2.7 2.7 11.2 11.2 23.5 63.2 6 2.7 8.6 2.7 0.0 11.5 7.7 20.3 53.4 平均分 2.0 7.4 2.6 2.8 10.4 9.1 22.3 56.6 答对率/% 50.0 74.0 43.3 28.0 52.0 60.7 63.7 56.6 表 3 不同特征应急人员得分情况比较 (分)
特征 人数 笔试 操作技能 均数±标准差 中位数 均数±标准差 中位数 年龄/岁 20 ~ 3 59.3 ± 9.1 63.0 43.2 ± 13.4 48.67 30 ~ 14 59.8 ± 12.4 56.0 60.1 ± 12.2 62.2 50 ~ 1 59.0 47.33 H值 0.021 5.459 P值 0.989 0.065 学历 本科 13 55.5 ± 9.2 56.0 52.5 ± 13.0 54.0 研究生 5 70.4 ± 9.7 65.0 54.8 ± 16.3 66.0 H值 2.900 4.083 P值 0.089 0.043 职称 初级 6 56.3 ± 9.8 56.5 53.8 ± 14.6 56.5 中级 9 61.2 ± 14.1 56.0 57.2 ± 14.4 58.5 高级 3 61.7 ±3.0 61.0 60.4 ± 11.4 66.0 H值 0.456 0.501 P值 0.796 0.778 -
[1] 江嘉欣, 陈嘉斌, 陈松根, 等.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卫生应急桌面模拟演练效果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 2013, 40(6):547-55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yx201306015 [2] 彭建明, 江嘉欣, 陈嘉斌, 等.基于事故危害评估系统的化学中毒应急演练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14, 27(8):68-7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xysh201408019 [3] 卫婷婷, 姚永祥, 梅良英, 等.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中毒事件应急能力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17, 33(2):267-27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yyjk201702034 [4] 刘志东, 彭建明, 张宏光, 等.惠州市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危害评估与医学应急救援资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职业医学, 2009, 36(4):307-30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yx200904015 [5] 吴玉霞, 夏斯伟.职业性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置[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3, 8(3):235-237. http://www.cqvip.com/QK/70364X/201303/1002087952.html [6] 陈嘉斌, 陈易林, 黄丽屏, 等.广东省地市级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化学中毒应急资源配置现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1, 29(1):25-2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ywsyyjjy201101008 [7] 吴志强, 彭巨成.疾控中心在突发化学中毒事件救援中的作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5, 33(1):61-62.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8456076 [8] 李荣宗, 丘创逸, 陈嘉斌.广东突发化学中毒应急处置装备配置调查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2):99-103.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aqwsgltxrz201002019 [9] 张亚平.突发性化学危害事件现场应急检测技术与仪器设备[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16(3):370-375. doi: 10.3969/j.issn.1004-8685.2006.03.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