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深圳市77 319名噪声作业员工听力监测结果分析

朱德香 郭美琼 黄先青 罗孝文

引用本文: 朱德香, 郭美琼, 黄先青, 罗孝文. 深圳市77 319名噪声作业员工听力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 36(4): 308-311.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8.04.007

深圳市77 319名噪声作业员工听力监测结果分析

+ 更多信息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5
  • HTML全文浏览量:  101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5-13
  • 刊出日期:  2018-08-26

深圳市77 319名噪声作业员工听力监测结果分析

    通信作者: 罗孝文, E-mail: szzfyywb@163.com
    作者简介: 朱德香(1983-), 女, 硕士, 主管医师
  •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广东 深圳 518020
基金项目: 国家职业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WY2011873);深圳市卫计委科研项目(SZFZ2017019)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 为该市预防与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方案》要求, 收集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7年深圳市所监测的噪声作业员工为77 319人, 监测对象听力损失检出率为9.48%,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28%, 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17%。男性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长和工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 < 0.05)。来自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员工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听力损失检出率以大型企业最低,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较低。不同行业类型企业听力损失异常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均以建筑行业噪声作业企业员工最高。 结论 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亟须加强对中型及以下规模企业、建筑行业等重点企业的专项调查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对策, 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English Abstract

    •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从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中,抽取3106家含噪声企业,对其77319名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噪声在岗员工进行监测。

      监测对象年龄以20~39岁为主。男性占78.55%(60735/77319),其中20~39岁占72.62%(44128/60765);女性员工中,20~39岁占72.14%(12022/16554)。接害工龄1~4年员工占49.06%(37935/77319)。

    • 在对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收集其性别、年龄、工龄等基本信息。研究对象所在企业情况如行业分类、企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主要通过《深圳市安监系统职业卫生子系统》导出后整理获得。本研究经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 由深圳市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3]的要求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在本底值噪声<25dB(A)的隔音室内,对监测对象进行双耳500、1000、2000、3000、4000、6000Hz等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纯音听力测试结果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14)[4]进行年龄、性别修正并做出判断。听力损失判断标准:双耳高频(3000、4000、6000Hz)平均听阈≥40dB(HL)。

    • 噪声作业员工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由深圳市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机构依据《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49-2014)的要求进行诊断。

    •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校正检验水准α’=2α/k(k-1),其中k为组数。

    • 表 1  不同特征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检出人数(检出率/%)]

      特征检查人数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
      性别
        男607656640(10.93)190(0.31)124(0.20)
        女1655469(4.17)26(0.16)7(0.04)
        χ2691.3011.3120.13
        P< 0.05< 0.01< 0.05
      年龄
        19~68550(7.30)0(0)0(0)
        20~253851399(5.51)18(0.07)11(0.04)
        30~303912810(9.25)69(0.23)39(0.13)
        40~174662433(13.93)101(0.58)61(0.35)
        50~3392639(31.10)28(0.83)20(0.59)
        χ趋势21183.35129.5188.89
        P< 0.01< 0.01< 0.01
      接害工龄
        0~6355508(7.99)2(0.03)0(0)
        1~37935312(8.23)28(0.07)14(0.04)
        4~153531548(10.08)72(0.47)30(0.20)
        7~8009858(10.71)39(0.49)19(0.24)
        10~96671296(13.41)75(0.78)68(0.70)
        χ趋势2554.438.0412.75
        P< 0.05< 0.01< 0.05
    • 除去规模不详企业的员工,来自不同规模企业的员工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大型企业员工听力损失检出率低于其他规模企业,中型企业低于小型企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大型企业员工疑似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低于中型企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型企业员工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低于小型、大型企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见表 2

    • 除去经济类型不详企业的员工,来自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员工的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较低,和其他部分经济类型企业比较(其中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以集体企业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表 3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检出人数(检出率/%)]

      经济类型检查人数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
      国有3553342(9.63)8(0.23)5(0.14)
      集体2527262(10.37)7(0.28)2(0.08)
      私有314843298(10.48)101(0.32)54(0.17)
      港、澳、台商投资259181988(7.67)45(0.17)28(0.11)
      外商投资124371354(10.89)53(0.43)42(0.34)
      不详140087(6.21)2(0.14)0(0)
      χ2154.3816.9013.65
      P< 0.05< 0.05< 0.05
    • 由于职业性噪声聋发生率在部分行业企业较低,且检出人数已包含于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内,故针对不同行业类型企业,仅对其员工听力损失异常率、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进行比较。除去行业类型不详企业和分类为“其他”企业的员工,不同行业类型企业听力损失异常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以建筑业企业噪声作业员工最高(P<0.05/28)。见表 4

    • 本调查结果提示,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点加强对该市中型及以下规模企业、建筑行业噪声作业企业的监督监测,预防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具体措施有:建议噪声作业企业设置必要的噪声防护设施,控制噪声的传播;增加噪声作业岗位的轮班次数,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加强噪声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做好噪声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与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害。

      由于项目组未能收集所有监测对象所在企业现场监测数据,所以无法对作业员工噪声暴露声级与听力损害程度进行分析,这有待在日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1)

目录

  •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