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肺病是我国严重的职业病,目前发病人数在辽宁省占第一位,给社会和劳动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健康损害。煤矿开采是尘肺病的高发行业,而小微型煤矿企业发病形势尤为严峻[1]。目前,国内外有关破产煤矿企业离岗接尘人员健康状况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为了解煤矿破产企业接尘人员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损害及疑似尘肺病的检出情况,受某破产企业委托,2020年6月16日—7月1日我们对该煤矿企业的2 008名接尘作业人员进行了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
受检对象为2020年辽宁省某破产煤矿企业下属3个小微型煤矿以及热电厂、机电公司、救援中心、公司安全部、洗煤厂等10个部门的全部2 008名离岗作业人员,虽并非都为一线接尘作业人员,但既往均有接尘职业史,或者在目前的企业中都从事接尘作业。其中男性1 833人,女性175人;年龄21 ~ 59岁,平均年龄(47.5 ± 6.0)岁;接尘工龄为1 ~ 41年,平均工龄为(16.1 ± 7.5)年。其中采煤工83人,采掘工120人,掘进工109人,后勤工人271人,其他工种1 425人,包括开拓工、排风工、电气工、井下钻机工、抽放工、水暖工、轨道工、司机等。职业史及接尘史在职业健康体检前由单位提供,体检登记时由本人确认。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2]要求,对接尘作业人员进行内科常规、心电图、肺功能、DR胸部正位片检查,调查其性别、年龄、接尘工龄及工种、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等,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
依据GBZ 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 [3]和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结果进行判定(包括疑似尘肺病的判定),其他疾病与异常判定依据标准是《诊断学》(第8版)[4]。其他异常与疾病中DR胸部正位片包括肺纹理增多、肺野可见淡片状或小片状阴影、小结节影、肺野模糊、钙化、索条影、胸膜增厚或粘连等改变;肺功能异常表现阻塞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者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心电图异常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等改变;血压异常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
-
DR胸部正位片检查使用车载DR GX100型X线机,肺功能检查使用SpirolabⅡ型肺功能仪,心电图检查采用多道自动分析ECG-1350C型心电图仪,血压测量使用欧姆龙9020电子血压计。各项检查均按照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附录B职业健康监护医学常规检查方法、附录C粉尘作业人员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DR摄片)技术要求和作业指导书进行。
-
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医务人员均具有相应的检查资质,并在本单位注册,经过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培训;仪器设备定期校验,运行有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在尘肺病诊断组中抽取专业人员对DR胸部正位片进行疑似尘肺病的判定。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接尘作业人员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以及性别、接尘工龄、年龄、工种等计数资料的组间分布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职业健康检查结束后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实际接尘人数2 008人中,目前未见异常605人,其他疾病或异常1 381人(占68.77%),包括DR胸部正位片、肺功能、心电图、血压等结果异常。DR胸部正位片实际检查人数为2 008人,异常人数506人(异常率25.20%);肺功能实际检查人数为1 911人,异常人数为76人(异常率3.98%);心电图实际检查人数为2 002人,异常人数为747人(异常率37.31%);血压实际检查人数为2 007人,异常人数为963人(异常率47.98%);疑似职业性尘肺病21人(占1.05%),另有一名接尘人员已在职业健康检查前即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
-
接尘作业职业健康检查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1 833人、女性175人,男性DR胸片异常检出率为26.90%(493/1 833),高于女性的7.43%(13/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2.102,P < 0.05);男性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4.26%(74/1 736),高于女性的1.14%(2/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50,P < 0.05);男性和女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7.27%(681/1 827)和37.71%(66/1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13,P > 0.05);男性和女性血压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8.53%(889/1 832)和42.29%(74/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91,P > 0.05)。
-
本次所检人员接尘工龄分布在1 ~ 41年。随接尘工龄的增加,DR胸片异常检出率也升高(P < 0.05),接尘工龄为31 ~ 41年的DR胸片异常检出率最高(占检查人数的30.95%),主要表现为肺门略增宽、肺野可见片影、钙化等改变。随接尘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随之降低(P < 0.05)。不同接尘工龄人员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异常人数/检查人数(异常率/%)] 项目 DR胸片 肺功能 心电图 血压 接尘工龄/年 1 ~ 10 63/303(20.79) 19/290(6.55) 106/300(35.33) 145/303(47.85) 11 ~ 20 312/1 263(24.70) 46/1 220(3.77) 473/1 261(37.51) 622/1 262(49.29) 21 ~ 30 92/316(29.11) 8/285(2.81) 123/316(38.92) 140/316(44.30) 31 ~ 41 39/126(30.95) 3/116(2.59) 45/125(36.00) 56/126(44.44) 趋势χ2值 7.885 5.089 0.237 1.495 P值 0.005 0.024 0.626 0.221 年龄/岁 21 ~ 45 90/619(14.54) 12/604(1.99) 219/619(35.38) 245/619(39.58) 46 ~ 50 195/678(28.76) 25/646(3.87) 256/677(37.81) 339/678(50) 51 ~ 60 221/711(31.08) 39/661(5.90) 272/706(38.53) 379/710(53.38) 趋势χ2值 46.493 12.673 1.364 24.666 P值 < 0.001 < 0.001 0.243 < 0.001 工种 采煤工 20/83(24.10) 2/80(2.50) 32/83(38.55) 45/83(54.22) 采掘工 37/120(30.83) 5/112(4.46) 45/120(37.50) 65/120(54.20) 掘进工 32/109(29.36) 3/103(2.91) 44/108(40.74) 60/109(55.05) 后勤人员 69/271(25.46) 23/269(8.55) 106/268(39.55) 109/2701(40.37) 其他工种 348/1 425(24.42) 43/1 347(3.19) 520/1 423(36.54) 684/1 425(48.0) χ2值 1.527 0.561 0.586 2.366 P值 0.217 0.454 0.444 0.124 -
本次接尘工人年龄分布在21 ~ 5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DR胸部正位片、肺功能、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随之增加(P < 0.05);不同年龄人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
本次所检工种130余种,包括一线及后勤所有工作人员。其中采煤工83人,采掘工120人,掘进工109人,后勤人员271人,其他工种1 425人。各工种员工DR胸片异常、肺功能、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
1名接尘人员在本次体检前已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为男性,诊断时年龄49岁,接尘工龄10年,工种为瓦检工,诊断后仍旧从事接触粉尘工作。因疑似尘肺病例较少,为避免χ2检验时因理论频数太小而出现假阴性结果,故不对各人口学特征下的疑似尘肺病检出率做χ2检验。检出的疑似尘肺病21人均为男性,占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的1.05%,女性未检出疑似尘肺病;疑似尘肺病主要集中于接尘工龄11年以上、年龄45岁以上、一线员工中,后勤人员无人检出疑似尘肺样改变。见表 2。
表 2 2008名员工疑似尘肺病检出情况
项目 检查DR胸片人数 疑似尘肺病 检出率/% 性别 男 1 833 21 1.15 女 175 0 0 接尘工龄/年 1 ~ 10 303 2 0.66 11 ~ 20 1 263 13 1.03 21 ~ 41 442 6 1.36 年龄/岁 21 ~ 45 619 1 0.16 46 ~ 50 678 13 1.92 51 ~ 60 711 7 0.98 工种 采煤工 83 2 2.41 采掘工 120 3 2.50 掘进工 109 2 1.83 后勤人员 271 0 0 其他工种 1 425 14 0.98 合计 2 008 21 1.05 -
本次所检2 008人中1 986人未检出疑似尘肺病,可离岗;21人为疑似尘肺病,建议到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机构明确诊断;1人体检前诊断为职业病,建议回单位申请工伤,咨询享受相关职业病待遇的相关政策。
-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接尘作业人员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使呼吸系统的清除和防御机制受到严重损害,机体的抵抗力逐渐减低,故可引起多系统的病理损害。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5]显示,尘肺病人死因构成比中呼吸系统并发症占首位(51.8%),主要是肺结核和气胸;心血管系统疾病占第二位(19.9%),主要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本次调查的2 008名离岗接尘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现场个人防护差,部分员工无职业健康档案。这与这种小微型企业或其他部门工作环境简陋、个人防护意识淡薄、对尘肺病认识不足有关,应当引起监护部门的高度关注。
2 008名接尘作业人员中,除1人已经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外,21人为疑似尘肺病,累计占全部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的1.05%,低于李飞辉等[6]报道的某煤矿工人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6.64%),主要是因为本次检查单位是破产企业,一部分接尘人员接尘工龄比较短,所以造成肺部损害比较小;另外该企业工种比较复杂,掘进、采煤工、采掘工等主要接尘岗位工种员工占少数(15.54%),所以疑似尘肺病的检出率偏低。男性DR胸片和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 < 0.05),主要是由于该企业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接尘作业人员以男性为主,男性的肺活量高于女性,同等条件下他们吸入的粉尘量也明显多于女性,所以对肺部的损害更重;但由于粉尘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呼吸系统,因此男性和女性、不同工种人员心电图及血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从发病年龄看,血压、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符合健康检查的规律。接尘工龄和年龄越长,粉尘对肺部的累积效应会进一步加重,导致DR胸片异常检出率也越高。该结果显示接尘工龄在10年以上的接尘劳动者应该受到重点关注,这与张艳丽等[7]对2015年宜昌市接尘作业人员劳动者呼吸系统体检分析结果一致。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接尘工龄越长,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反而越低,可能是早期的粉尘接触对肺部造成了一定的急性损害;其后随着接尘时间的增加,部分人员肺部形成了一定的代偿功能。但该现象并不能说明粉尘接触对肺功能没有损伤,而是很有可能与参加体检的各年龄段人数相差较大,并且接尘工人工种复杂有关;其真实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研究发现疑似尘肺病患者主要集中于接尘工龄大于11年者,黄英等[8]对小型煤矿接尘工人离岗职业健康监护结果也发现接尘工龄越长,疑似尘肺病检出率越高。提示不能忽视对接尘工龄长的员工的后续观察。本次研究发现不同工种人员虽然DR胸片、肺功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疑似尘肺病患者全为一线生产工人,尤其以采掘工和采煤工疑似尘肺病检出率最高,这与周旋等[9]发现1 367例粉尘作业人员中采煤工尘肺病发病率最高的研究结果类似。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说明在DR胸片异常的部分一线员工中已经出现了疑似尘肺病改变,而较少接触粉尘作业的后勤人员则不容易出现疑似尘肺病改变。因此须进一步加强对采掘工和采煤工人的现场防护。
本次调查由于对象企业工种复杂,因此所得结果并没有完全排除了各种混杂因素的干扰。但是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该煤矿接尘离岗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部分人员,尤其是肺功能异常的一线接尘作业人员在日后有更大的发生尘肺病的可能,所以必须做好对他们后续的随访观察及诊断工作。目前该单位的部分煤矿已经破产,政府给予一定的救助,但毕竟人数较多,政府能力有限,建议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保障尘肺病患者及诊断前的治疗费用。目前,全国正在逐渐建立完善的职业病健康管理模式,已在全国各省市逐步开展试点工作,以满足职业病患者持续性治疗的需求。我们将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宣传及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
某破产企业接尘人员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 更多信息-
目的 了解某煤矿破产企业接尘作业人员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损害,为员工后续的健康保障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GBZ 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对2020年辽宁省某煤矿破产企业2 008名离岗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心电图、肺功能、DR胸部正位片;调查其职业史、接尘工龄、工种等,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 008名人员均有接尘史。检出其他疾病或异常1 381人(占68.77%),DR胸部异常检出率25.20%,肺功能异常检出率3.9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7.31%,血压异常检出率47.98%。男性DR胸片、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随接尘工龄的增加,DR胸片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升高(P < 0.05)。随年龄的增加,DR胸片、肺功能、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随之增加(P < 0.05)。检出疑似职业性尘肺病21人(占1.05%),均为男性,1人诊断为尘肺病。疑似尘肺样改变主要集中于接尘工龄11年以上、年龄45岁以上、一线员工中,后勤人员无人检出疑似尘肺样改变。 结论 小微型煤矿接尘离岗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一线作业人员存在尘肺病发病的可能,必须做好后续的随访观察及诊断工作。 -
表 1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异常人数/检查人数(异常率/%)] 项目 DR胸片 肺功能 心电图 血压 接尘工龄/年 1 ~ 10 63/303(20.79) 19/290(6.55) 106/300(35.33) 145/303(47.85) 11 ~ 20 312/1 263(24.70) 46/1 220(3.77) 473/1 261(37.51) 622/1 262(49.29) 21 ~ 30 92/316(29.11) 8/285(2.81) 123/316(38.92) 140/316(44.30) 31 ~ 41 39/126(30.95) 3/116(2.59) 45/125(36.00) 56/126(44.44) 趋势χ2值 7.885 5.089 0.237 1.495 P值 0.005 0.024 0.626 0.221 年龄/岁 21 ~ 45 90/619(14.54) 12/604(1.99) 219/619(35.38) 245/619(39.58) 46 ~ 50 195/678(28.76) 25/646(3.87) 256/677(37.81) 339/678(50) 51 ~ 60 221/711(31.08) 39/661(5.90) 272/706(38.53) 379/710(53.38) 趋势χ2值 46.493 12.673 1.364 24.666 P值 < 0.001 < 0.001 0.243 < 0.001 工种 采煤工 20/83(24.10) 2/80(2.50) 32/83(38.55) 45/83(54.22) 采掘工 37/120(30.83) 5/112(4.46) 45/120(37.50) 65/120(54.20) 掘进工 32/109(29.36) 3/103(2.91) 44/108(40.74) 60/109(55.05) 后勤人员 69/271(25.46) 23/269(8.55) 106/268(39.55) 109/2701(40.37) 其他工种 348/1 425(24.42) 43/1 347(3.19) 520/1 423(36.54) 684/1 425(48.0) χ2值 1.527 0.561 0.586 2.366 P值 0.217 0.454 0.444 0.124 表 2 2008名员工疑似尘肺病检出情况
项目 检查DR胸片人数 疑似尘肺病 检出率/% 性别 男 1 833 21 1.15 女 175 0 0 接尘工龄/年 1 ~ 10 303 2 0.66 11 ~ 20 1 263 13 1.03 21 ~ 41 442 6 1.36 年龄/岁 21 ~ 45 619 1 0.16 46 ~ 50 678 13 1.92 51 ~ 60 711 7 0.98 工种 采煤工 83 2 2.41 采掘工 120 3 2.50 掘进工 109 2 1.83 后勤人员 271 0 0 其他工种 1 425 14 0.98 合计 2 008 21 1.05 -
[1] 王爱珉. 2325例煤矿粉尘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21): 3860-3862;387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YF201521009.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14[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6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4] 万学红, 卢学峰. 诊断学[M]. 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尘肺病[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47. [6] 李飞辉, 陈於汝, 罗东. 某煤矿工人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5): 411-415.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7.05.004 [7] 张艳丽, 吴开松, 黄英, 等. 2015年宜昌市接尘作业人员劳动者呼吸系统体检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7, 28(6): 137-139. [8] 黄英, 贺筠云, 张艳丽. 小型煤矿接尘工人离岗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9, 4(37): 283-285. [9] 周旋, 殷红, 陈海莲, 等. 1367例粉尘作业人员尘肺病现状调查[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4, 32(10): 752-753. doi: 10.3760/cma.j.issn.1001-9391.2014.1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