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现又处在经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面临着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频繁、复杂的“灾害谱”,这对紧急医学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随着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各城市高楼林立,农村自修民房也越来越多,民房垮塌事件时有发生,人员伤亡概率升高,常需要医学救援等应急处置。2021年湖南省某县曾发生一起民房坍塌事件,作者参加了该次房屋坍塌事件的救援工作。现拟对该次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过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类似事件的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
2021年6月19日湖南省某县一幢3年前自建的7层砖混结构居民楼在没有预先征兆情况下于中午12时40分突然整体垮塌,非直线地朝着一侧相对空旷马路方向斜行叠瓦状倒塌,各楼层如“多米诺骨牌”一样错位断裂,楼层中间房屋压塌更明显。事件发生后武警消防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救援行动,12时50分救护车及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因事件发生在县城主城区,又在白天午后,各应急单位反应迅速,及时到达事故现场;相比武警消防人员,医学救援单位到达现场稍滞后。这主要和医学救援单位事发地距离较远、接警时间靠后有关。因此进一步做好医、警、消防等多方联动,可进一步做到各方救援同步开展。事后调查整栋楼内一共住有27人,经核实被困12人[2]。
-
在事发第一时间,当地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启动相关科室参与救援准备,出动4辆救护车16名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一是在现场划分的安全区,立即对已救出的伤员进行现场初步处理并安排转运;二是对已搜救到但未救出的、受建筑材料压迫的伤者给予现场输液支持、心理支持等施救措施;三是对现场搜救人员进行意外伤害医疗保障服务。同时,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市级医院急诊、重症和骨科救援团队6人,从110公里外的郴州市赶往当地伤员收治医院增援;省卫健委应急办根据需要选派湖南省人民医院及湘雅一医院与湘雅二医院急诊科、重症科、脑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骨科和心理科等相关学科医学救援团队9人快速响应,奔赴事发地。至此,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成部署,调集了应急、消防救援、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健康委、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全力搜救;省、市、县三级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启动完成。
-
19日下午14时20分,第一名被困者从坍塌楼层中被成功救出,至下午18时陆续救出7名受伤患者,送至当地县人民医院3人、中医院4人,救出人员中包括房东一家三人,并通过房东了解到具体被困人员信息。坍塌底层和中间楼层搜救相对困难,后期通过大型吊车、装卸工程车及时清除建筑垃圾,晚上20时搜救出第一例死者,22:40发现第二例死者,20日4时至6时相继发现其余三位死者,也即晚上20时后现场搜救出的5名受害者均无生命迹象,死者均居住在房屋中间层。死者均在事件发生7 h后才被搜救出来,已经丧失了最佳抢救时间,这跟建筑物清理困难,被困空间无法早期通风以及患者受伤严重等因素有关。死者多为30岁左右的青壮年,发现时均无生命迹象,多呈现皮肤淤青,有组织肿胀,胸廓塌陷畸形,未见明显体表出血,考虑多发伤、创伤性窒息导致死亡。7名救治伤者中5例存在骨折,其中4例均有脊柱锥体骨折,1例为颞骨开放性骨折,最重1例患者合并胸、腰锥体、左髋臼耻骨及右侧胫腓骨折;4例患者存在皮肤裂伤,均给予清创缝合处理;病重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监测、骨折外固定、对症支持治疗。当天晚上22时省救援团队到达事发地,连夜查看救护现场、救护人员、设备和车辆配置准备情况;走访收住伤者的两家医院,进行会诊排查,发现1例患者多发伤、全身多处骨折合并右下肢筋膜室综合征,考虑当地医院救治条件受限,经早期创伤复苏稳定后,20日凌晨1时转至当地市级医院救治;第二天早上7时再次查房,发现1例患者合并创伤性胰腺炎,转至当地市级医院,其余患者就地治疗。7名轻重伤患者在省、市、县三级紧急医学救援团队积极协作下获得及时救治,均康复好转出院。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和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情况的通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34起、死亡840人,其中坍塌事故54起,占总数的7.3%;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按照类型划分,坍塌事故10起,占事故总数的45.5% [3]。2019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73起、死亡904人,比2018年事故起数增加39起、死亡人数增加64人,分别上升5.31%和7.62%;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23起、死亡107人,比2018年事故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20人,分别上升4.55%和22.99%[4]。应急管理部指出,2020年以来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风险较为突出。福建泉州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 794万元[5];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镇“5·23”较大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 068万元。综上所述,我国房屋建筑垮塌事故起数有上升趋势,如何做好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以及防灾减灾是重中之重。在本次事件中,第一时间充分利用当地医疗机构就近救援,市级医疗机构为当地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重症患者转诊,省级医学救援机构作为协调和补充并进行后期指导,三级救援体系上下联动、分工合作,顺利完成本次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
从房屋建筑坍塌事故分析来看,倒塌的房屋多为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楼房,这一阶段全国城镇化建设提速,大批楼房密集建成,由于原材料质量、建筑工艺、施工水平、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普通住宅的实际使用寿命普遍偏短,建设在山区的房屋,危险等级更高。如本次涉事的7层倒塌的自建房就与倒塌方向一侧的地基不稳有很大的关系。其次,违建、私自改造以及超出建筑物设计的最大荷载等都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2020年3月7日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就是一起主要因违法违规建设、改建和加固施工导致的建筑物坍塌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5]。再者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台风、龙卷风等都有可能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产生倾斜或裂缝,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本次事故直接原因是坍塌房屋地基土承载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且房屋整板基础上部受拉区未配置钢筋;因毗邻房屋拆除和开挖地基,改变了原基土的侧向约束,促使地基变形,地基承载力单侧降低,导致整板基础断裂;加之该房屋为单跨砖混结构,高宽比较大且上部结构开间方向刚度差,当整板基础断裂后失稳导致瞬间坍塌[2]。在进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时,救援团队对房屋建筑垮塌事故原因、现场情况了解得越清楚,对现场救援准备工作、精确救援工作等的展开越有利。
-
结合此次事件,房屋坍塌事故可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突发性是建筑物倒塌的主要特点之一,居民通常来不及做出反应和逃生;被困人员众多,信息一时难以掌握;坍塌情况复杂,现场施救困难;风险隐患叠加,安全保障困难,常常合并电路起火、煤气泄漏和水管爆裂等复杂情况;未完全坍塌房屋的墙壁和楼板摇摇欲坠,随时可能轰然倒下,发生二次事故和伤害的概率高[6]。本次事故也为自建房,无建筑设计图纸,属于无证施工,在无明显征兆情况下突然整体倒塌,事故现场梁柱墙、砖石等坍塌结构和家具相互交错,使得搜救困难。
深刻认识房屋建筑垮塌事故患者受困环境和受伤特征,对现场紧急医学救援非常必要。坍塌灾害导致受害者的主要损伤表现为机械损伤和窒息,类似地震所致损伤机制[7]。机械损伤主要表现为软组织挫伤、骨折和挤压综合征,骨折表现为脊柱和四肢骨折为主,挤压综合征是指在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打击、挤压等钝性外力作用下,软组织严重受损造成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症候群。此次事故中受伤病例均符合相关损伤机制,现场急救时注意准备外固定材料,现场发现伤者就需要适当固定脊柱和四肢,特别是使用颈托,防止二次损伤发生。对伤者早期行碳酸氢钠输注,碱化尿液,有利于减少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入血,减少肌红蛋白和尿酸在肾小管内沉积。早期合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房屋结构破裂、毁损和扭曲,室内沉重的家具、家电等设备倒塌、移位,是挤压或困住幸存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需高度重视。坍塌导致空间狭窄与人员窒息,废墟深处存留的氧气有限,缺氧是狭窄空间内生存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本次事故现场救援出的无生命迹象病例皮肤均成青紫发绀改变,挤压挫伤可能只是一方面,窒息缺氧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故现场需准备氧气、插管和呼吸机设备,及时清除伤员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必要时现场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本次事故救援行动中,首批到达现场的救护车均配备呼吸机及插管设备,对存活伤者及时包扎固定、液体复苏和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但对于后期无生命迹象的伤者,早期现场评估困难,有两人没有现场宣布死亡,送至医院抢救室进一步评估后才宣布死亡。
-
此次应急医学救援也存在不足,包括应急救援体系尚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受害者诊治不够全面和认识高度不足,急救医护人员力量配置有待加强、急救现场车辆布局、急救车辆类型、药品和物资配置还有待丰富和提高等[8]。这要求我们需要培养数量更多、专业学科更全面的基层急诊医疗卫生技术专家,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类型、更大规模的突发事件[9]。在事故后期,救援愈发困难,进展变慢,随着时间的延长受压伤者救治成活率下降,因此增加新型破拆和起吊设备并及时到位,有利于大大提高急救效率。针对本次事件发生后出现精准统计受困人员有困难的情况,提示我们第一时间掌握受困人员名单,需要租户及时上报人员信息,社区及时登记更新租住人员信息,做到未雨绸缪。
-
房屋坍塌事件是社会、政府极为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收治伤员后,需要立即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医疗,召开病情分析讨论,结合坍塌致伤机制对存在救治困难患者提出指导意见,危重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转至就近的有更佳治疗条件的上级医院。发生坍塌事故的当地医院是救援和救治的主战场,分清应急医学救援的主体与客体,对于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开展和后续任务分配有直接关系,也会让各级救援队责任分工明确,从而稳定住院病人,合理分流危重病人,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
-
房屋坍塌救援时间节点把握很重要,第一时间救援是决定现场救护效果的关键,其主力军是当地医学救援力量。如果当地政府和卫健局早期、全程、快速参与,救援效果就会更好,此次应急医学救援能及时完成7例创伤受害者救治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当地医疗机构早期做出的努力分不开。5例死者为事件发生后7 h才被逐一营救出,随着时间的延长,死亡风险逐渐增加。如果能对被困者精准定位,提前干预,就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提前准备万能输血“O”型浓缩红和“AB”型血浆,在现场和抢救室对于严重伤者给予早期快速血液制品复苏,可提高创伤救治速度和成功率。
-
以急诊重症科、创伤科、骨科和脑外科专业为主,组建响应速度快、掌握突发房屋坍塌应急医学救援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跨专业团队,定期实战演练非常重要。应急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成立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根据事件严重程度由市或县卫生局局长担任组长,应急、医政、院前、疾控、办公室等处室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在应急事件医学救援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现场、转运和院内三个救援环节。
-
主要注重三个环节培训。第一个环节是现场有序救治和伤情检伤评估。房屋坍塌伤情严重,不确定因素多,现场准备救护能力强、救治经验丰富的急诊重症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现场待命,占据最好的出车位置。对每一名受害者快速做好现场评估检伤,通过START检伤分类法[10]评估伤者救护优先等级,分出行动和不能行动的伤者,再通过意识、呼吸、脉搏和出血进行个体检伤,判断出需要采取必要救命措施的伤员, 合理、有效地安排救护车和救治人员。
第二个环节是转运过程中,对于无生命体征的受害者只需快速转运脱离现场;对于有生命迹象的受害者,现场及转运过程中给予相应治疗,做好输液、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准备,同时在现场调集到最好的救护设备。此次救援调集配备心电监护、气管插管装备、深静脉置管、呼吸机、床旁超声、ECMO等急救设备的救护车备用。
第三个环节是院内救治,要求对于所有已经救出来的患者给予最好的医治,在此次医学救援中,我们对于每一位受害患者成立医疗组长负责制,进行特医特护。从细节入手,有预见地疏导好医院急救绿色通道上的每个可能“卡壳”的节点,确保各项急救措施准确、顺畅、安全,进行“院前、院内、重症”的一体化救治模式[11]。缩短“急诊预检分诊-紧急损害控制-辅助检查-快速分流和收治”之间的时间,为后续的专科治疗提供前提保证。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做好三级联动,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办牵头组成的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紧急调度省、市急救资源,并将重症伤员集中管理,建立病情通报制度,要求各医院确定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同时注重心理干预,本次应急医学救援派出心理医师两名,对受害者及家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早期有效干预。救治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以伤员为中心,展现政府人文关怀,强化伤员及其家属心理安抚。
目前,国家应急管理中心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为应急医学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也从分散管理向综合统筹的重大转变,同时让区域综合医院发挥更多社会公益性服务,以此为基础建立区域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国家在投入和人员配备上加大支持力度,也正在筹建区域急救网络平台建设。医学紧急救援需要开创新时代,形成快速、高效、优质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居民楼垮塌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及其启示
+ 更多信息-
我国建筑施工及住房建筑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民房垮塌事件偶有发生,导致人员伤亡。通过分析2021年湖南省某县发生的一起民房坍塌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过程,指出事件中政府、公安、应急与医疗等多方三级联动,快速处置,形成快速、高效、优质的救援过程,以及医疗机构对伤者科学的现场急救、快速转运、集中管理,稳定后再分流等合理措施,是本次事故中伤员救治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分析了房屋建筑垮塌事故的原因、房屋建筑垮塌事故患者受困环境和受伤特征,指出了此次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类似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提供参考。
-
[1] ZHOU D, FAN C, CHEN A.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driving factors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in megacitie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102 cases in the world[J]. Nat Hazards, 2020, 103(1): 513-530. doi: 10.1007/s11069-020-03998-7 [2]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汝城县"6·19"较大房屋坍塌事故调查报告[EB/OL]. (2021-10-11)[2021-11-02]. http://yjt.hunan.gov.cn/yjt/sgdcbgx/202110/t20211011_20746013.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和建筑施工安全, 专项治理行动情况的通报[EB/OL]. (2019-03-27)[2021-11-03].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903/t20190326_239913.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EB/OL]. (2020-06-19)[2021-11-03].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2006/t20200624_246031.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EB/OL]. (2020-07-14)[2021-11-03]. www.mem.gov.cn/xw/bndt/202007/t20200714_355829.Shtml. [6] 黄志强, 洪航. "2·16"民房坍塌事故成功处置的启示[J]. 武警学院学报, 2020, 36(12): 40-43. doi: 10.3969/j.issn.1008-2077.2020.12.007 [7] 岳茂兴, 王立祥, 王东明, 等. 地震现场救援与卫生应急医疗处置专家共识(2017)[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 3(4): 193-203.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7.04.001 [8] 戴斌, 朱克, 刘光亮, 等. 县级综合医院参与特别重大事件救援的实践与启示——响水"3·21"爆炸事件医学救援经验和体会[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9, 30(9): 1220-1224. doi: 10.3969/j.issn.1005-7803.2019.09.040 [9] 杭州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高效应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应对创造救援奇迹——杭州市"7·5"公交车燃烧事件医学救援过程及启示[J]. 中国应急管理, 2015(2): 32-3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IGU201502010.htm [10] 梁勇. 危险性化学品爆炸灾难事件医学救援专家推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 48(10): 1155-116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YS202010008.htm [11] 周丹, 王韬, 刘中民. 现代中国灾难医学的研究与展望[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2(2): 1-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JIY20210100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