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晓艺 陈惠清 杨敏 郭垚 霍少雪 徐鼎

引用本文: 李晓艺, 陈惠清, 杨敏, 郭垚, 霍少雪, 徐鼎. 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 41(1): 67-72.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3.01.015

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更多信息
  •   目的  探讨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9年8—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佛山市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1 420名流水线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进行职业紧张测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228份,有效回收率为86.48%。研究对象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2.02%(516/1 22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铝材制造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电子制造业组的2.199倍(P < 0.01);轮班作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白班作业组的1.745倍(P < 0.01);本岗位工作年限为5~9年、≥ 10年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 1年组的0.645和0.468倍(P < 0.05);平均月收入≥ 5 000元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 < 3 000元组的6.186倍(P < 0.01)。


      结论  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较高;建议企业合理安排员工岗位,健全绩效制度,针对轮班作业、本岗位工作年限较短和平均月收入较高者进行正念减压疗法,以缓解其职业紧张水平。


    + English
  • 表  1  1 228名研究对象职业紧张检出情况  [MP25P75),分]

    特征 人数(占比/%) 付出 回报 职业紧张
    得分 ZH P 得分 ZH P 检出人数(检出率/%) χ2或趋势χ2 P
    性别 - 6.765 < 0.001 6.830 < 0.001 40.907 < 0.001
      男性 715(58.22) 3.17(2.83,3.50) 3.00(2.64,3.73) 355(49.65)
      女性 513(41.78) 3.00(2.50,3.33) 3.55(2.91,3.91) 161(31.38)
    年龄/岁 5.954 0.203 4.883 0.299 0.881 0.348
       < 25 168(13.68) 3.00(2.50,3.50) 3.23(2.64,3.82) 71(42.26)
      25 ~ < 30 179(14.58) 3.00(2.83,3.50) 3.36(2.64,3.82) 72(40.22)
      30 ~ < 35 226(18.40) 3.00(2.50,3.33) 3.27(2.82,3.82) 92(40.71)
      35 ~ < 40 199(16.21) 3.00(2.67,3.50) 3.45(2.73,3.91) 74(37.19)
      ≥40 456(37.13) 3.00(2.67,3.50) 3.18(2.64,3.73) 207(45.39)
    受教育程度 2.787 0.005 - 8.696 < 0.001 29.367 < 0.001
      初中及以下 585(47.64) 3.00(2.67,3.33) 3.55(3.00,3.91) 199(34.02)
      初中以上 643(52.36) 3.00(2.67,3.50) 3.00(2.55,3.64) 317(49.30)
    婚姻状况 1.142 0.565 4.217 0.121 3.458 0.177
      已婚同居 848(69.06) 3.00(2.67,3.50) 3.27(2.64,3.82) 353(41.63)
      已婚分居 82(6.68) 3.17(2.83,3.50) 3.36(3.00,3.73) 28(34.15)
      单身 298(24.27) 3.00(2.67,3.50) 3.09(2.64,3.73) 135(45.30)
    户籍 - 0.332 0.740 - 0.806 0.420 1.311 0.252
      本地 190(15.47) 3.00(2.67,3.50) 3.09(2.64,3.82) 87(45.79)
      非本地 1 038(84.53) 3.00(2.67,3.50) 3.27(2.73,3.82) 429(41.33)
    行业类型 8.917 < 0.001 - 10.530 < 0.001 92.141 < 0.001
      电子制造业 277(22.56) 2.83(2.50,3.17) 3.73(3.36,4.00) 47(16.97)
      铝材制造业 951(77.44) 3.17(2.83,3.50) 3.00(2.64,3.73) 469(49.32)
    工作制度 7.843 < 0.001 - 10.867 < 0.001 89.671 < 0.001
      白班作业 506(41.21) 2.83(2.50,3.33) 3.64(3.00,4.00) 132(26.09)
      轮班作业 722(58.79) 3.17(2.83,3.50) 3.00(2.55,3.64) 384(53.19)
    本岗位工作年限/年 2.956 0.398 41.585 < 0.001 30.969 < 0.001
      ≤1 505(41.12) 3.17(2.67,3.50) 3.00(2.55,3.73) 249(49.31)
      2 ~ 4 366(29.80) 3.00(2.67,3.50) 3.27(2.64,3.82) 154(42.08)
      5 ~ 9 241(19.63) 3.00(2.67,3.50) 3.55(2.91,3.91) 86(35.68)
      ≥ 10 116(9.45) 3.00(2.67,3.33) 3.64(3.14,4.00) 27(23.28)
    周均工作时间/h 4.521 < 0.001 - 4.565 < 0.001 14.475 < 0.001
      ≤ 40 91(7.41) 2.67(2.42,3.17) 3.73(3.14,4.00) 21(23.08)
      > 40 1 137(92.59) 3.00(2.67,3.50) 3.18(2.64,3.82) 495(43.54)
    平均月收入/元 58.945 < 0.001 75.129 < 0.001 63.849 < 0.001
       < 3 000 122(9.93) 2.67(2.33,3.17) 3.82(3.45,4.00) 16(13.11)
      3 000 ~ < 5 000 479(39.01) 3.00(2.67,3.33) 3.36(2.82,3.86) 180(37.58)
      ≥ 5 000 627(51.06) 3.17(2.83,3.50) 3.00(2.55,3.73) 320(51.04)
    注:①为趋势性χ2检验。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研究对象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情况

    变量 赋值
    职业紧张 无= 0;有= 1
    性别 男性= 1(参照);女性= 2
    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1(参照);初中以上= 2
    行业类型 电子制造业= 1(参照);铝材制造业= 2
    工作制度 白班作业= 1(参照);轮班作业= 2
    本岗位工作年限/年 ≤1 = 1(参照);2 ~ 4 = 2;5 ~ 9 = 3;≥10 = 4
    周均工作时间/h ≤40 = 1(参照);> 40 = 2
    平均月收入/元 < 3 000 = 1(参照);3 000 ~ < 5 000 = 2;≥5 000 = 3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研究对象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β SE值 Wald χ2 P OR(95%CI)值
    女性 - 0.189 0.146 1.672 0.196 0.828(0.622 ~ 1.102)
    初中以上 0.008 0.139 0.003 0.955 1.008(0.768 ~ 1.323)
    铝材制造业 0.788 0.257 9.418 0.002 2.199(1.329 ~ 3.637)
    轮班作业 0.557 0.161 11.945 0.001 1.745(1.273 ~ 2.393)
    本岗位工作年限/年
      2 ~ 4 - 0.058 0.306 0.038 0.846 0.943(0.517 ~ 1.723)
      5 ~ 9 - 0.442 0.231 4.533 0.037 0.645(0.423 ~ 0.970)
      ≥10 - 0.782 0.171 18.904 < 0.001 0.468(0.344 ~ 0.653)
    周均工作时间> 40 h 0.076 0.289 0.069 0.710 1.077(0.629 ~ 1.875)
    平均月收入/元
      3 000 ~ < 5 000 0.776 0.535 1.904 0.169 2.129(0.733 ~ 6.250)
      ≥5 000 1.786 0.543 12.725 0.001 6.186(2.231 ~ 16.152)
    下载: 导出CSV
  • [1] 唐旭, 李阳, 赵淼. 成都市某药企流水线员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12): 72-7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2012019.htm
    [2] 戴俊明.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6.
    [3] 梁佳志, 梁志彬, 周珊宇, 等. 广州市某制药企业流水线工人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现况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20): 2763-276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JK201720008.htm
    [4] 许玉玲. 某电子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9, 45(1): 49-5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YWZ201901015.htm
    [5] SIEGRIST J.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high-effort/low-reward conditions[J]. J Occup Health Psychol, 1996, 1(1): 27-41. doi:  10.1037/1076-8998.1.1.27
    [6] 徐金平, 赵容, 王小舫. 两种理论联合评估某电子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4): 301-304;365.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7.04.001
    [7] REN F, YU X, DANG W,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nese assembly-line migrant workers: a case study in the shoe-making industry[J]. Asia Pac Psychiatry, 2019, 11(2): e12332. doi:  10.1111/appy.12332
    [8] 靳雅丽, 苏世标, 张万峰, 等. 五家电子制造企业女工职业应激和心理资本与抑郁症状的关系[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9, 37(1): 38-42.
    [9] 刘斌, 陈慧峰, 闫雪华, 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电网企业员工职业紧张影响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20, 47(6): 640-64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YX202006005.htm
    [10] 陈惠清, 黄曼琪, 李晓艺, 等. 电子制造业一线工人优化干预职业紧张效果评估[J]. 中国职业医学, 2022, 49(2): 191-19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YX202202013.htm
    [11] 黄浪. 广州市医务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关系研究[D]. 广州: 广州医科大学, 2021.
    [12] 谷桂珍, 余善法, 周文慧, 等. 企业员工轮班作业与职业应激关系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6, 34(1): 37-40.
    [13] ROSA D, TERZONI S, DELLAFIORE F,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shift work and nurses' health[J]. Occup Med(Lond), 2019, 69(4): 237-243.
    [14] D'ETTORRE G, PELLICANI V, CAROLI A, et al. Shift work sleep disorder and job stress in shift nurses: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J]. Med Lav, 2020, 111(3): 195-202.
    [15] 卢武红, 岳文静, 王紫豪, 等. 乌鲁木齐市煤矿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1(11): 1420-142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JYY201811024.htm
    [16] 刘斌, 陈慧峰, 闫雪华, 等. 某电网企业职工职业紧张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研究[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2): 123-128.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2.001
    [17] YANG J, TANG S, ZHOU W. Effect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therapy on work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of psychiatric nurses[J].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8, 30(2): 189-196.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29930229
  • [1] 金楠, 俞文兰, 于常艳, 赵奇, 黄锐, 饶华坤, 袁方, 邱翠娟. 重庆市925名机械制造业女工职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 40(5): 560-564.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2.05.010
    [2] 梅小红, 黄超, 张艳芳, 陈昌蕊, 李佳, 尚振秋, 黄小红. 医护人员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不良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 40(4): 417-423.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2.04.006
    [3] 王若, 谭生权, 杜红, 张鸿雁.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 40(4): 446-449.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2.04.012
    [4] 李为翊, 张博, 马立人, 高捷, 郑利纬.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 40(5): 548-553.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2.05.008
    [5] 谷昆鹏, 顾锋, 刘继文. 职业紧张对新疆石油工人睡眠质量、糖皮质激素浓度的影响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 40(5): 511-51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2.05.001
    [6] 肖艳萍, 刘斌, 闫雪华, 江敏敏, 陈慧峰. 某电网企业职工职业紧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 40(3): 265-272.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2.03.002
    [7] 刘斌, 陈慧峰, 闫雪华, 伍梦婷, 梁雪玲. 某电网企业职工职业紧张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研究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2): 123-128.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2.001
    [8] 艾美梅, 冯婷. 部队附属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影响因素及认知干预的影响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 38(4): 342-345, 400.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0.04.005
    [9] 季惠庭, 姜利平, 王文朋, 黄云彪, 李钢, 陆娟. 上海市某区职业性锰作业工人职业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 38(4): 330-333, 341.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0.04.002
    [10] 郭美琼, 朱德香, 郭翔, 林辉, 罗孝文, 何坚. 获知职业病诊断结果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 37(6): 512-51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9.06.002
    [11] 亓小燕, 钱梦华, 蒋骅. 上海市虹口区家庭医生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 37(1): 11-14, 61.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9.01.003
    [12] 张晋蔚, 丘丛玺, 阮燕梅, 荣幸, 麦诗琪, 唐侍豪, 苏艺伟, 叶翠萍, 王致. 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 37(4): 316-322.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9.04.005
    [13] 唐昆, 刘磊, 程婷婷, 曹洪娟, 王碧婵, 周贵兰, 李鹏飞, 姜正好, 李开春. 手套生产针车工人职业紧张与精神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 37(1): 24-28.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9.01.006
    [14] 董艳, 刘艳, 刘峻通.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不合格项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 36(6): 493-49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8.06.004
    [15] 罗孝文, 郭美琼, 朱德香, 郭翔, 林辉. 申请职业病诊断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 36(1): 6-10, 41.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8.01.002
    [16] 龙传永, 邝少丽, 罗冰青. 英德市水泥行业男性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 36(6): 505-507, 527.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8.06.007
    [17] 韦艳, 李得保, 王莹, 董旭南. 新疆综合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6): 500-502, 519.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7.06.002
    [18] 张燕, 王建宇, 苏艺伟, 黄海波, 候狮峰, 张万峰, 刘移民.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度员职业紧张对职业生命质量的影响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3): 237-239.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7.03.012
    [19] 徐金平, 赵容, 李香玲. 某劳动密集型电子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6, 34(6): 441-443,447.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6.06.001
    [20] 莫民帅, 姜世强, 王欣. 深圳市某电子企业洁净车间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5, 33(4): 243-245,263.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5.04.00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5-15
  • 刊出日期:  2023-02-26

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通信作者: 陈惠清, E-mail: chq912@126.com
    作者简介: 李晓艺(1987-), 女, 硕士, 主管医师
  • 1.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
  • 2. 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 广东 佛山 528000
  • 3. 佛山市三水区疾病防治所, 广东 佛山 528200
基金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9498,B2019197);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2017B030314152)

摘要:   目的  探讨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9年8—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佛山市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1 420名流水线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进行职业紧张测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228份,有效回收率为86.48%。研究对象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2.02%(516/1 22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铝材制造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电子制造业组的2.199倍(P < 0.01);轮班作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白班作业组的1.745倍(P < 0.01);本岗位工作年限为5~9年、≥ 10年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 1年组的0.645和0.468倍(P < 0.05);平均月收入≥ 5 000元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 < 3 000元组的6.186倍(P < 0.01)。  结论  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较高;建议企业合理安排员工岗位,健全绩效制度,针对轮班作业、本岗位工作年限较短和平均月收入较高者进行正念减压疗法,以缓解其职业紧张水平。

English Abstract

  • 流水线作业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组织起来的高效率生产方式,由于其工作节奏快、单一重复性等作业方式,流水线作业工人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1]。职业紧张是指当个人能力、资源或需求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时所带来的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若持续存在,会给身心健康带来损害[2]。有研究报道,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问题较为突出[3-4]。由于横断面调查的局限性,大多数调查可能会忽略对带薪假期、员工福利等可能对研究对象职业紧张产生影响的因素的量化分析,不能全面地分析该人群职业紧张的真实原因。合适的质性访谈可成为结构式问卷更好的补充和支撑,其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收集,而是要求研究者与被访者面对面地交流,调查形式更加灵活、弹性更大、范围更广,更有利于研究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本研究在选择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的同时,结合了质性访谈,以深入探讨工人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该人群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2019年8—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包括2家电子制造厂和3家铝材制造厂)所有入职半年及以上的在岗流水线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的5家企业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或近期有服用精神类药物;长期病假或近期有离职意愿。调查前向研究对象阐明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流程,并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 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籍等人口学资料和工作制度、本岗位工作年限、平均工作时间、平均月收入等工作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iegrist [5]以付出-回报失衡(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模型为指导开发的《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进行职业紧张测评。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22个项目,其中付出维度6个项目,回报维度11个项目,内在投入维度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对问题的选项分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基本同意、同意、非常同意,依次计1 ~ 5分,该量表总分22 ~ 110分。通常采用付出/回报比值评估ERI,即付出维度得分/(回报维度得分× 6/11)。当比值> 1时,提示存在职业紧张[6]。本次研究中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和职业紧张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2、0.72、0.91和0.83。

    •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每家企业不同岗位人员代表实行质性访谈,每家企业代表各1名、工人代表各2名。针对企业代表主要调查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规模、注册类型、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等;针对工人代表主要调查工作制度、加班情况、企业改善和提升其心理健康的措施等。

    • 调查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组织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由调查员到现场统一发放问卷。调查员均为医师,调查前经统一培训,并集中讲解填写注意事项,要求研究对象在规定时间内以自填问卷形式完成调查。设置审核员,针对问卷缺漏项、逻辑矛盾等方面对问卷进行审核后回收。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建立数据库,录入完毕后随机抽取15%进行复核,剔除遗漏条目数超过总条目数10%的问卷和呈规律性作答及有明显逻辑矛盾的问卷。

    •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和第25、75百分位数(P25P75)表示,其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Pearson χ2检验或趋势性χ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 4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1 228份,有效回收率为86.48%。1 228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6 ± 9)岁,本岗位工作时间MP25P75)为2(1,5)年;年龄以≥ 40岁居多,占37.13%(456/1 228);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以上为主,占52.36%(643/1 228);已婚同居者居多,占69.06%(848/1 228);非本地户籍者居多,占84.53%(1 038/1 228);铝材制造业者居多,占77.44%(951/1 228);轮班作业者居多,占58.79%(722/1 228);本岗位工作年限≤ 1年者居多,占41.12%(505/1 228);周均工作时间 > 40 h者居多,占92.59%(1 137/1 228);平均月收入≥ 5 000元者居多,占51.06%(627/1 228)。

    • 共组织15名企业和工人代表开展质性访谈。2家电子制造厂为中型内资企业,工作场所主要存在噪声、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3家铝材制造厂为大型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作场所主要存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5家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均显示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各项设施运行良好,工人均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人每周工作5 d,每天工作8 h,视生产情况安排加班,并以自愿为原则;企业主要通过健康促进等心理健康培训提升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工作付出较高,而工作回报较低时,9名访谈对象表示工作满意度可能会受影响;其中2名刚入职半年的访谈对象表示,工作中害怕遇到棘手的问题,短期内对工作回报不敢寄予过高期望。

    • 本次研究对象中,存在职业紧张者占42.02%(516/1 228)。付出/回报比值和付出、回报、内在投入3个维度的MP25P75)得分分别为0.94(0.73,1.22)、3.00(2.67,3.50)、3.27(2.73,3.82)、2.60(2.20,3.20)分。性别、受教育程度、行业类型、工作制度、周均工作时间和平均月收入不同的研究对象的付出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性别、受教育程度、行业类型、工作制度、本岗位工作年限、周均工作时间和平均月收入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回报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性别、受教育程度、行业类型、工作制度、本岗位工作年限、周均工作时间和平均月收入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内在投入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性别、受教育程度、行业类型、工作制度、本岗位工作年限、周均工作时间和平均月收入不同的研究对象的职业紧张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1 228名研究对象职业紧张检出情况  [MP25P75),分]

      特征 人数(占比/%) 付出 回报 职业紧张
      得分 ZH P 得分 ZH P 检出人数(检出率/%) χ2或趋势χ2 P
      性别 - 6.765 < 0.001 6.830 < 0.001 40.907 < 0.001
        男性 715(58.22) 3.17(2.83,3.50) 3.00(2.64,3.73) 355(49.65)
        女性 513(41.78) 3.00(2.50,3.33) 3.55(2.91,3.91) 161(31.38)
      年龄/岁 5.954 0.203 4.883 0.299 0.881 0.348
         < 25 168(13.68) 3.00(2.50,3.50) 3.23(2.64,3.82) 71(42.26)
        25 ~ < 30 179(14.58) 3.00(2.83,3.50) 3.36(2.64,3.82) 72(40.22)
        30 ~ < 35 226(18.40) 3.00(2.50,3.33) 3.27(2.82,3.82) 92(40.71)
        35 ~ < 40 199(16.21) 3.00(2.67,3.50) 3.45(2.73,3.91) 74(37.19)
        ≥40 456(37.13) 3.00(2.67,3.50) 3.18(2.64,3.73) 207(45.39)
      受教育程度 2.787 0.005 - 8.696 < 0.001 29.367 < 0.001
        初中及以下 585(47.64) 3.00(2.67,3.33) 3.55(3.00,3.91) 199(34.02)
        初中以上 643(52.36) 3.00(2.67,3.50) 3.00(2.55,3.64) 317(49.30)
      婚姻状况 1.142 0.565 4.217 0.121 3.458 0.177
        已婚同居 848(69.06) 3.00(2.67,3.50) 3.27(2.64,3.82) 353(41.63)
        已婚分居 82(6.68) 3.17(2.83,3.50) 3.36(3.00,3.73) 28(34.15)
        单身 298(24.27) 3.00(2.67,3.50) 3.09(2.64,3.73) 135(45.30)
      户籍 - 0.332 0.740 - 0.806 0.420 1.311 0.252
        本地 190(15.47) 3.00(2.67,3.50) 3.09(2.64,3.82) 87(45.79)
        非本地 1 038(84.53) 3.00(2.67,3.50) 3.27(2.73,3.82) 429(41.33)
      行业类型 8.917 < 0.001 - 10.530 < 0.001 92.141 < 0.001
        电子制造业 277(22.56) 2.83(2.50,3.17) 3.73(3.36,4.00) 47(16.97)
        铝材制造业 951(77.44) 3.17(2.83,3.50) 3.00(2.64,3.73) 469(49.32)
      工作制度 7.843 < 0.001 - 10.867 < 0.001 89.671 < 0.001
        白班作业 506(41.21) 2.83(2.50,3.33) 3.64(3.00,4.00) 132(26.09)
        轮班作业 722(58.79) 3.17(2.83,3.50) 3.00(2.55,3.64) 384(53.19)
      本岗位工作年限/年 2.956 0.398 41.585 < 0.001 30.969 < 0.001
        ≤1 505(41.12) 3.17(2.67,3.50) 3.00(2.55,3.73) 249(49.31)
        2 ~ 4 366(29.80) 3.00(2.67,3.50) 3.27(2.64,3.82) 154(42.08)
        5 ~ 9 241(19.63) 3.00(2.67,3.50) 3.55(2.91,3.91) 86(35.68)
        ≥ 10 116(9.45) 3.00(2.67,3.33) 3.64(3.14,4.00) 27(23.28)
      周均工作时间/h 4.521 < 0.001 - 4.565 < 0.001 14.475 < 0.001
        ≤ 40 91(7.41) 2.67(2.42,3.17) 3.73(3.14,4.00) 21(23.08)
        > 40 1 137(92.59) 3.00(2.67,3.50) 3.18(2.64,3.82) 495(43.54)
      平均月收入/元 58.945 < 0.001 75.129 < 0.001 63.849 < 0.001
         < 3 000 122(9.93) 2.67(2.33,3.17) 3.82(3.45,4.00) 16(13.11)
        3 000 ~ < 5 000 479(39.01) 3.00(2.67,3.33) 3.36(2.82,3.86) 180(37.58)
        ≥ 5 000 627(51.06) 3.17(2.83,3.50) 3.00(2.55,3.73) 320(51.04)
      注:①为趋势性χ2检验。
    • 以是否存在职业紧张为响应变量,以表 1中导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的因素为预测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 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铝材制造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电子制造业组的2.199倍(P < 0.01);轮班作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白班作业组的1.745倍(P < 0.01);本岗位工作年限为5 ~ 9年、≥ 10年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 1年组的0.645和0.468倍(P < 0.05);平均月收入≥ 5 000元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 < 3 000元组的6.186倍(P < 0.01)。见表 3

      表 2  研究对象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情况

      变量 赋值
      职业紧张 无= 0;有= 1
      性别 男性= 1(参照);女性= 2
      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1(参照);初中以上= 2
      行业类型 电子制造业= 1(参照);铝材制造业= 2
      工作制度 白班作业= 1(参照);轮班作业= 2
      本岗位工作年限/年 ≤1 = 1(参照);2 ~ 4 = 2;5 ~ 9 = 3;≥10 = 4
      周均工作时间/h ≤40 = 1(参照);> 40 = 2
      平均月收入/元 < 3 000 = 1(参照);3 000 ~ < 5 000 = 2;≥5 000 = 3

      表 3  研究对象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β SE值 Wald χ2 P OR(95%CI)值
      女性 - 0.189 0.146 1.672 0.196 0.828(0.622 ~ 1.102)
      初中以上 0.008 0.139 0.003 0.955 1.008(0.768 ~ 1.323)
      铝材制造业 0.788 0.257 9.418 0.002 2.199(1.329 ~ 3.637)
      轮班作业 0.557 0.161 11.945 0.001 1.745(1.273 ~ 2.393)
      本岗位工作年限/年
        2 ~ 4 - 0.058 0.306 0.038 0.846 0.943(0.517 ~ 1.723)
        5 ~ 9 - 0.442 0.231 4.533 0.037 0.645(0.423 ~ 0.970)
        ≥10 - 0.782 0.171 18.904 < 0.001 0.468(0.344 ~ 0.653)
      周均工作时间> 40 h 0.076 0.289 0.069 0.710 1.077(0.629 ~ 1.875)
      平均月收入/元
        3 000 ~ < 5 000 0.776 0.535 1.904 0.169 2.129(0.733 ~ 6.250)
        ≥5 000 1.786 0.543 12.725 0.001 6.186(2.231 ~ 16.152)
    • 流水线作业是本次研究的5家制造厂的主要作业方式,具有劳动力密集、工作单调重复等特点。由于该类作业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进行,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加上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原因,企业在提高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工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7]。本次研究的1 228名流水线作业工人中,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2.02%,高于一般职业人群,与既往研究结果[8]相符。

      本次研究发现,铝材制造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电子制造业组的2.199倍(P < 0.01)。一方面考虑与样本选取的区域和数量不同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此次纳入的3家铝材制造厂均为大型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为复杂有关。质性访谈情况中了解到2家电子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远少于铝材制造厂。有研究[9]指出,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导致职业紧张的因素之一。当工人在工作中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必然增加了其工作难度,使其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心理负担势必加重。2家电子制造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为单一;且近年来职业紧张对电子制造业工人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该类企业也相应采取了针对性的职业紧张干预措施。本课题组前期已对其中1家电子制造厂进行职业紧张三级预防干预,并通过对电子制造业企业工人实行为期2年的优化“333”模式职业紧张三级预防干预,有效缓解了该人群职业紧张水平[10]。目前针对铝材制造业工人职业紧张的研究较为罕见,此次研究也反映出职业紧张已成为该行业工人日益突出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应当引起重视。

      本次研究中,本岗位工作年限为5 ~ 9年、≥ 10年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 1年组的0.645和0.468倍(P < 0.05)。通过质性访谈进一步确认,新录用或转岗到新岗位的工人由于在岗时间较短,业务尚不熟练,害怕遇到棘手的问题,对工作认同和工资待遇等回报往往不敢寄予太高期望,因此更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而工作年限越长者,工作经验较为丰富,更懂得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也更善于处理不良情绪对工作的影响;同时,愿意留在当前企业中的工人大多都接受了所在企业的文化和工作制度,也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心态更为平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轮班作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白班作业组的1.745倍(P < 0.01),与黄浪[11]和谷桂珍等[12]研究结果一致。本次研究还发现,平均月收入≥ 5 000元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 < 3 000元组的6.186倍(P < 0.01)。通常收入越高,承担的工作任务、职责要求往往也更重[9]。本次研究中,平均月收入≥ 5 000元组大多为轮班作业工人。轮班制度易打乱人体生物钟,尤其是在制造业运行的高峰时期,个人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随之降低,精神容易处于紧绷状态,进而影响工人健康状况和工作表现[13-14]。当企业无法避免轮班问题时,只有根据时间和工人特点来合理、科学排班,才能有效减少对工人的健康损害。从质性访谈中了解到,当工人自我期望值较高或上级主管对其要求较为严格,而实际没能获得预期的工作回报时,尽管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其内在投入得分高于既往调查结果,但其工作满意度反而降低[15]

      综上所述,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发生率较高,其不仅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也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企业采取适当的健康干预措施。一方面,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和岗位工作需求,合理安排员工岗位、工间休息时间。另一方面,员工也应注意劳逸结合,除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善于利用工作中的各种资源来缓解不良情绪影响,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维持健康的职业心理状态[16]。对于轮班作业、本岗位工作年限较短和平均月收入较高者,应针对性地采取正念减压疗法,以减轻其负性情绪,预防职业紧张的发生与恶化[17]

      本研究也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将研究对象具体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等纳入问卷调查,仅通过部分人员的质性访谈进行原因探讨,代表性欠佳。后续研究将在问卷中纳入更多可能影响职业紧张的因素,综合考虑其他调节变量的影响作用,并深入开展铝材制造行业工人的心理健康研究,为该人群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7)

目录

  • /

    返回文章
    返回